兴山县有什么特色小吃?
推荐文章
一、兴山县有什么特色小吃?
“罗和尚”卤肉
“罗和尚”,名叫张世福,一生经营卤制品。“罗和尚”卤制品品种繁多,有卤猪肉系列、豆干系列和鸡蛋系列。配料以桂皮、八角、花椒、丁香、陈皮、生姜等为主,制作精细。卤出的成品,颜色淡红,鲜香可口。
“王聋子”三鲜面
“王聋子”,名叫王顺兴,一生经营餐馆,富有香、辣、鲜等特色。三鲜面配料以香菌、木耳、玉兰片、瘦肉元子、酥肉、腰肚等原料配制而成,再掺入葱、蒜、姜等作料,汤色深黄,味道鲜美,并具有浓浓的复合味。
“沈婆婆”灯盏窝
“沈婆婆”,名叫沈光连。她炸出的灯盏窝,外形美观,周身金黄。沈婆婆用上好的白米和少量的黄豆浸泡,淘洗干净,然后用小石磨磨成细浆;馅以萝卜为主要原料,切成细丝,拌上葱蒜、五香、豆酱等作料,再以类似灯盏的小勺盛上米浆,放入适量的馅,缓缓置入油锅烹炸,待呈金黄色后起锅。炸油以芝麻油为最好,开炸时油要宽裕,火要旺。
二、宜昌兴山是哪,属于哪里?
兴山县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西陵峡北侧;北与神龙架林区接壤,是国务院确定的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属宜昌市行政区划.系长江三峡、神龙架、武当山黄金旅游主要通道,也是重点旅游区域。全县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全县共辖6个镇2个乡,108个村,18.62万人。兴山于公元前260年建县,距今1743年。兴山,属大巴山体系,群山重叠,山清水秀,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特产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三、兴山哪里好玩
兴山县始建于公元 260年,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她位于三峡大坝库区坝首,东临宜昌,西连巴东,南接屈原故里,北枕神农架。区位优势独特,水陆交通方便,209国道和宜秭省道贯通东西。三峡大坝的蓄水,使兴山的旅游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并给兴山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原来从陆路需3小时现缩短为1个半小时。大坝蓄水后,进出兴山的旅游交通的安全快捷和舒适性有显著提高,真正符合“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的现代旅游交通要求。
兴山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境内群峰竞秀,万木争荣,溪流纵横,碧绿多姿。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其人文旅游和生态旅游以丰满的主题形象、鲜明的区域特色而成为兴山县乃至宜昌市的“名片”。旅游资源是兴山县的四大优势资源之一(水电、矿山、林果特、旅游)。主要有昭君村文化旅游区、高岚自然风景区、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古夫新县城民俗生态旅游区和古洞口水上旅游区。
全长 90公里的香溪河因“昭君浣纱、溪水尽香”而得名,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左右双溪夹流,四周青山环抱,修竹拥翠,四季花果飘香,人以村传,村以人名。昭君宅、梳妆台、娘娘泉、后花园、抚琴台、紫竹苑、昭君书院、楠木井、浣纱处、琵琶桥、大礼溪、小礼溪、珍珠潭、选妃台、离乡滩、昭君渡等20多处遗迹遗址罗列其间。
高岚自然风景区,前不知其所穷,后不知其所止。无峰不奇,无石不异,宛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全长 9公里的“天下第一卧佛”形态逼真,世人称奇。境内共有100多处自然景观组成前十里画廊和后十里画廊。慢步20里画廊,移步换景。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游后赞道:“桂林高岚皆仙境,山光水色各不同,四处云峰极妙趣,犹如神笔绘丹青”。
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与神农架原始森林毗邻,这里稀有树种繁多,珍禽异兽可觅,地下溶洞密布,共有 90余处景点,拥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优势和潜力。特别是以奇、美、幽、绝而著称的神农洞,洞内气势恢宏。各种景观自然天成,仪态万千。洞外奇岩夹径,山石嶙峋,古木森森,疏影遮日。 这里素有“天然木园”之称,是天然的药材库。这里也是一座庞大的天然动物园。品种繁多的稀有的飞禽走兽,令人叹为观止。
古夫新县城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座年轻的移民县城,无处不向人们展示着“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的魅力。漫步古夫新城,蓝天白云下,青山碧水间,草青绿,花似锦,街道宽敞,新楼栉比。景迷人,色亮丽,游人如织,商贾云集。广场乐,公园笑,置身其间,心旷神怡。 2004年,她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国家爱卫会授予“全国卫生城镇”称号,200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这座魅力无穷的新县城,是三峡库区乃至湖北省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兴山为什么叫兴山?
◆ 兴 山 简 介
蒸蒸日上的昭君故里
湖北省兴山县始建于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因县治兴起于群山,故名兴山。兴山县是西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全县共辖两乡6镇,总人口18.27万,国土总面积为2327平方公里。
兴山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土特产品,山下有丰富的矿产,山间河流蕴藏有充足的水能、山水林结合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水电、矿产、林特、旅游四大优势资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念自己的山水经,走自己的开发路,确立了“水电起步,矿产突破,林果特开花”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个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换届不换思想,换帅不换做法,咬定发展不放松。到了90年代又进一步深化为“水电交通先行,矿产加工振兴,旅游流通突破,高效多经富民”的新内涵,颇具特色的“兴山之路”越走越宽广。全县水电建设再次掀起高潮,到2001年装机达14万千瓦,仅1996年放开水电建设市场后,2年时间就融资2个亿,新上电站总装机容量相当前18年所建电站的1.6倍,以磷化工产品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组建了湖北兴发化工集团,到200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增加值达到2.18亿元,比同期增长31.95%,工业强县的战略思想得以成功实践。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境内通车里程达1320公里,96%的村通了公路,电话交换机容量近20000门、电视覆盖率达96%,新县城建设速度加快,将于2002年9月28日举行落成庆典。到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7.02%,计划生育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职工平均工资达7677元,50%的农户步入小康,城镇化水平达21.6%。1998年,全县基本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兴山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世纪里,到2003年,县委、县政府将带领全县人民力争实现“四个确保、四个提高、四个加速”的奋斗目标,即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达到15亿元、32亿元、1.5亿元和3000元以上,力争实现上述指标翻一番的奋斗目标;着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经济运行质量、社会文明程度、城乡生活水平;加速水电大县、工业强县、财政富县、小康县建设。届时全县人均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千瓦、宜昌兴山工业园区将进入丰产期,兴山将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新县城搬迁结束,一座融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将在古夫镇拔地而起,全县80%的农户将步入小康行列。二十一世纪昭君故里必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屹立在香溪河畔。
鲜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