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特产推荐 > 苏州十大特产

苏州十大特产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苏州十大特产

苏州十大特产有:阳澄湖大闸蟹、碧螺春茶、苏绣、太湖大闸蟹、太湖莼菜汤、东山湖羊、吴江香青菜、新毛芋艿、松鼠桂鱼、苏州红木雕刻。

1、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江苏昆山。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

2、碧螺春茶

碧螺春茶是苏州著名特产,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据记载,碧螺春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由于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3、苏绣

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它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苏绣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无不体现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

4、太湖大闸蟹

太湖蟹是我国有名的淡水蟹之一。肉质鲜嫩,味美,黄多脂肥,历来被誉为蟹中之珍品。太湖蟹有生殖回游的特性,在江海交界处繁殖,淡水中生长育肥,太湖蟹体形大,青背白肚,黄毛金钩。

5、太湖莼菜汤

太湖莼菜素与鲈鱼齐名,《晋书》中曾有这增的记载:西晋文学家张翰在北方做官,时间一长因想起了昔日莼羹鲈鱼,竟然弃官回了江南故乡。“莼鲈之思”也成了思乡恋家的典故。

6、东山湖羊

东山是湖羊的发源地,养殖历史已经有800多年。东山湖羊有其他地方绵羊所不及的遗传价值:成熟早、耐湿热、耐粗饲、宜圈养、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稳定等优良性状。

7、吴江香青菜

香青菜是吴江地方传统特色珍稀蔬菜品种,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香青菜具有口感柔软,清香醇正,营养丰富的品质特点。

8、新毛芋艿

新毛芋艿是太仓的传统农产品,经新毛区农户通过对本地品种改良、系统选育而成的“新毛”香籽芋是著名地方品种。

9、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又名松鼠鳜鱼,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属于苏菜系,以鳜鱼(或桂鱼)为主要食材。松鼠桂鱼的前身是松鼠鱼。

10、苏州红木雕刻

苏州红木雕刻,历史久远,自明代起形成造型简练、线条挺括、做工精良、磨清光亮的“苏式”风格。加工“苏式”红木雕刻制品,木料先要经过干燥工艺处理,并采用传统的卯榫结构,以控制产品的收缩、变形豁裂。

二、想买点苏州特产,有没有好的推荐

苏州特产主要是一些丝织品还有当地的特色小吃,苏州的丝绸和苏绣都是非常有名的。吃的方面,大闸蟹、银鱼之类的,你一定要尝尝独具苏州特色的苏式糕点,稻香村的糕点最是正宗,如果时间来的对,能买到他们的月饼就最好不过了,稻香村的苏式月饼制作工艺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三、苏州的土特产有哪些?

苏州特产总汇

1、 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称,其外形特征: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体壮。青背,蟹背青得发亮,清爽,半透明,烧熟后,显纯红,红得鲜艳。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2、太湖三宝

太湖水产资源丰富,这为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提供了丰厚的美食资源,盛产的银鱼、梅鲚和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驰誉中外。

银鱼

银鱼,俗称面条鱼,或面杖鱼,身长数寸,体长略圆,相传吴王食脍有余弃于水中,化而成鱼,古亦称脍残鱼(银鱼之名因其在湖中游洄,如银箭离弦之故)。可知太湖银鱼被开发为我国珍贵食用鱼种历史之久。

梅鲚

梅鲚,又名湖鲚,俗称毛叶鱼,体形略扁薄,头尖小而口大,两眼着生于头的前上端,腹部稍阔,尾则细狭,鳞细色白,整体呈窄长的毛竹叶状。

梅鲚鱼(鲜品)及其鱼干,烹调方法多种多样,清蒸或红烧均可,如取梅鲚鱼干辅以咸菜或豆腐等共烧煮,则是江南太湖一带群众的一道美味佳肴。

白虾

白虾,生长在太湖开阔的水域,属淡水虾类。体色透明,头部有须,胸部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形。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

3、碧螺春茶

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西山, 但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种传说讲:碧螺春兴于唐代、盛于宋朝,明清之际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际,故而得名。据说,此茶为王母娘娘4、 昆石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这是元朝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对昆石的赞美。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主要出自于城外玉峰山(古称马鞍山)。它与灵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又与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5、万三蹄

为周庄首选名菜,以精选的猪后腿为原料,配以佐料,经过煨煮或蒸焖而成。肉质酥烂脱骨,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相宜,香酥味美,十分可口。原为周庄过年、宴庆中主菜,意为团圆,后变为招待贵宾的上乘菜肴,传为沈万三家中待客必备的菜肴。

6、万三菜苋

万三菜苋采用周庄本地所产的、在春天采摘的嫩菜芯为原料,经过精心腌制,放于小甏,甏口用箬叶和黄泥密封,存放数月而成。清香扑鼻,既可生食,也可烧汤炒菜。配料:菜芯、食用盐、白糖等。

7、 芡实

芡实是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红枣、莲子、桂圆更美味。

8、太湖莼菜

莼菜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原来野生于长江以南的湖泊和池塘中,尤以苏南太湖、杭州西湖出产最多,也最著名。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背面分泌出一种类似琼脂的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等多种成份,可煮可炒,不仅是风味独特的珍贵蔬菜,而且有清热、润肺、利尿、消肿、解毒、健胃、止泻等功效。太湖莼菜从明末清初开始人工栽培,生长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地下茎开始萌芽生长。在这个时节采摘的莼菜嫩片称为“春莼菜”;“立夏”之后,气温上升,莼菜生长旺盛,到“霜降可大量采摘,称为“秋莼菜”。目前,以东册财团湖区和西册消夏湾的莼菜产量最多。每年夏秋,那里大片地布满了一簇簇莼菜,连绵数华里,仿佛给碧清如镜的太湖湖面绣上了翠绿的“花边”,美不胜收。莼菜除鲜莼菜可食用外,还可以由食品厂加工成瓶装或罐装莼菜保存或出口,太湖莼菜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荣获外贸优质产品称号远销国外。用太湖莼菜加辅料烹调而成的“是火莼菜汤”、“芙蓉莼菜”,滑嫩鲜美,清香诱人,是苏式菜肴中的名菜,因此国内宾馆、饭店、招待所对太湖莼菜的需求日趋增加。人们还把太湖莼菜比喻为思乡之物。据《晋书》记载,历史上有位名张翰的官吏,在北方想起江南的莼羹,便弃官回乡,这便是“莼鲈之思”典故的由来。

9、 煽禽

沙家浜煽禽有近100年历史,已逐渐发展成为江南名产。其主要原料为草鸡、草鸭,用沙家浜的传统工艺,配以十余种天然香料,采用现代真空包装和灭菌技术精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该产品开袋即可食,并能保证在储藏过程中不变质及保持原有独特风味,为旅游、家宴之佐餐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苏州美女多数是躲家里的,街上的8成不是苏州本地产的,另外透露给楼主一个消息,现在正是一年一次的鸡头米的出产季节,个大味甜女性滋补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