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特产推荐 > 哈尼梯田是怎么形成的

哈尼梯田是怎么形成的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哈尼梯田是怎么形成的

哈尼梯田形成一层层朝天的明镜。

记得有一篇文章描写哈尼梯田:哈尼梯田之最壮观者,当属元阳县。秋收之后,早春之前,是观赏哈尼梯田的最佳时节。逆光下的层层梯田有如面面明镜,一层层亮得耀眼,大者如曲池,小者似碎镜,依山势而层层弯曲,顺坡度而块块递进。

二、什么是绿茶,什么是红茶?

茶叶的种类

1.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3. 黑茶

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6. 白茶

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基本茶类: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再加工茶: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从世界上来看,在以上类茶中,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

三、草果是什么

草果

草果又称草豆蔻。香料植物。姜科,豆蔻属。

高达2.5米左右。花红色由根茎上抽出,果纺锤形,初为鲜红色,成熟时紫红色,晒干或烘干后棕褐色。草果品质以干爽、个大、均匀饱满、把短者为佳。

草果是云南特产的调味品,产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九十五。最早记载于宋朝冠宗爽撰的《图径的衍义》,明代《本草纲目》也记述:“滇广所产草果,长大如诃子,其皮黑厚而梭密,其子粗而辛臭,正如斑蟊之气,元朝饮膳,皆以草果为上供。”说明云南对草果的栽培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草果适生于热带、亚热带湿热荫蔽的阔叶林中。云南独有,分布于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德宏、保山、思茅、临沧等地州的31个县,以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被称为青果之乡)出产最多。为多年生草本,高2-3米,全株有辛香味。根茎似姜,肥大,淡紫红色。叶宽披针形。花红色,由根茎上抽出。蒴果肉质,长椭圆形,紫褐色,不开裂,有香气。可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五十年代以后,栽培地区和面积都有较大发展,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保山、玉溪等地、州的一些县、市引种栽培获得成功。现产量较多的是金平、开远、元阳、个旧、麻栗坡、绿春、马关、河口、屏边等县、市。

品质以干爽、个大、均匀饱满、色褐红、味辛辣、把短者为佳。

适宜生长于略荫蔽而潮湿的阔叶林中土质肥润的地方。茎、叶、果均可提芳香油,用作调味香料。全果除作食品调料外,还可入药,味辛性温,具有温中、健胃、消食、顺气的功能,主治心腹疼痛、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

草果含挥发油,有浓郁的辛香气味,用作包含烹调,能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特别是烹制鱼、肉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中医认为,草果辛温,入脾、胃经,有燥温除寒、健胃消滞、祛痰截 的功效,可用以治腹痛痞满、呕吐、泻痢、 疾等病症,用于消酒毒、去口臭亦佳。草果是配制五香粉,咖哩粉等的香料,是食品、香料、制药工业的原料。

【英文名】 FRUCTUS TSAOKO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制法】

草果仁:取草果,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姜草果仁:取净草果仁,照姜汁炙法(附录Ⅱ D)炒干。用时捣碎。

【性状】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 瓣,每瓣有种子多为 8~11粒。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鉴别】

(1) 本品种子横切面:假种皮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种皮表皮细胞棕色,长方形,壁较厚;下皮为1 列薄壁细胞,含黄色物;油细胞层为1 列油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切向42~162μm,径向48~68μm,含黄色油滴;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皱缩。内种皮为1 列栅状厚壁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及少数细小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淀粉粒。

(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50μl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桉油精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2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 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

本品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 4%(ml/g)。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

【用法用量】 3~6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

(1)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可与草豆蔻、厚朴、苍术等同用。用于疟疾,对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可与常山、柴胡、知母等配伍。

【摘录】《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