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周边游 > 柳州市驾鹤小桃园简介(几百字)

柳州市驾鹤小桃园简介(几百字)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柳州市驾鹤小桃园简介(几百字)

【驾鹤小桃源、三相亭与驾鹤书院】

南宋绍兴初年(1132年),吴敏、王安中、王伯彦三位丞相先后贬官外放,途中于柳州相遇,同时寓居于柳江南岸的水南僧寺,他们常游于驾鹤山,并在山下开辟园林,植桃数百株,号称“小桃源”;创建驾鹤书院,修建“三相亭”。从此,驾鹤山成为柳州历代文人雅集的山景名胜。

宋淳熙二年(1175年)柳州知州赵师邈到任后,寻访名贤古迹,在老僧人的带领下,发现驾鹤山的王安中的摩崖题刻“驾鹤书院”,乃重修“三相亭”,并在亭旁摩崖上镌刻《三相亭碑记》: “龙城自有唐名贤出镇,维今数百年。绍兴初,三丞相暂住驻于水南僧寺,闲居暇日,相与游访林石佳处。因观岩石屏立,上有空洞数处,遂创茅亭二所,曰驾鹤书院,曰三相亭。时携筇挈榼,观书论诗,款洽谈终日不倦,因此遂成胜迹,题曰“小桃源”。岁月既深,二亭名存耳,况其所乃熊氏之地。自时厥后,来守此邦者,各以郡计窘迫,无暇寻访名贤古迹。予到官十月,固城池修葺了毕,访水南报恩寺,观初寮故地,王安中字也小摩崖石刻。得僧谈及小桃源名迹,遂访寻焉。见其藤萝交结弥漫,芟剃之,始见石刻,乃偕教官二幕及佥厅观之,相与商订,欲仍旧贯,作茅亭,无支费公帑。佥曰:宜之。遂仍初制。亭成,招同列为款,甚得山水佳趣。自此必余暇日,时一至也。时嘉泰癸亥年仲春日题。”《三相亭碑记》石刻至今保留完好,成为研究柳州历史的重要文物。

2004年柳州市根据清代广东布政使方溢的《小桃源赋》中对驾鹤小桃园的描写,重建了驾鹤小桃源,使其成为集访古、观光、休闲和民俗于一体的精致园林,有驾鹤书院、三相亭、文广洞、南评宫、桃源沐春、驾鹤仙踪、晴岚鑫钟等二十余处景点。

二、常德桃花源民俗尝新节是怎样的?

在桃源一带,至今还盛行“尝新”。“尝新”,即指六月上旬稻谷成熟后,在开镰收割之前,择一吉日,家家户户先打下些新稻谷,整成新米做成饭。再搞些蔬菜瓜果做成菜,还要杀鸡宰鸭,捕鱼捞虾,买酒称肉。中午时,摆酒设宴,将第一餐新米饭连同酒菜一起,摆在正堂,让神和祖先先尝,感谢他们的保佑,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这种在农村广为流传的习俗谓之“尝新”,俗称“吃新”。

以前,农历六月初六为“尝新节”,有的地方则选六月新谷登场的个辛卯日,一般在大暑前七日后八日这时间。现在尝新没有统一的日子,农户根据各自的稻谷成熟情况和收割的具体时间而定。“尝新”这一天,农户以七线禾穗置饭上蒸熟,象征丰收在望。有的地方争先尝新,先收割一小块稻谷整米做成新米饭,有的在陈米饭上插上三穗新稻穗代替。祭神祖时,除了新米饭,还摆上猪头、公鸡、鲤鱼“三牲”,先敬神农和土地,再敬祖先。之后以新米饭给狗尝,然后合家聚食。民间传说谷种是狗带来的,所以尝新不忘狗的功劳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三、世外桃源是怎样的所在?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舍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与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

在一部浪漫传奇里,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几乎寄托了中国人所有的梦想,无都市之喧嚣,无尘世之烦扰。传奇只留在纸上。但在中国桂林,沿桂花之路往阳朔,会有一个比桃花源更美、更真实的地方——世外桃源。烟雨,满山遍野的绿草、山花、溶洞、木楼,向往着一个民族高尚品质的风雨桥,和漂流在翠竹之隙的歌谣……所有的欢乐和所有的艰辛都在这里,找到归宿。充满母性的世外桃源是桂林许多年前离家而去的女孩,如今回来,已长成如诗如画的少女……这是一个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有山、有洞、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有赏心悦目的民俗风情有扯不断的情丝

世外桃源 在东方,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在桂林山水王国中,在离都市最近的地方,就有一个“世外桃源”。

沿桂阳公路北上,距阳朔仅十几分钟车程,就到了“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朴素的村姑静静伫立在城市边上,不张扬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于真趣。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踏进“世外桃源”,展现在眼前的将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清波荡漾的燕子湖镶嵌在大片的绿野平畴之中,宛如少女的明眸脉脉含情。湖岸边垂柳依依,轻拂水面。一架巨大的水转筒车,吱吱呀呀地摇着岁月,也吟唱着乡村古老的歌谣。放眼望去,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