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周边游 > 脚手架眼在建筑中如何布置

脚手架眼在建筑中如何布置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脚手架眼在建筑中如何布置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留置脚手眼:①120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②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 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③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④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600mm)范围内;⑤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的范围内;⑥设计不允许留置脚手眼的位置

二、春游时要注意哪些???????

1、防火灾 烧烤野炊要留心

外出郊游,应尽量少抽烟、不抽烟,不把火柴、打火机等火源带入山林;在户外烧烤野炊时,应选择无风天气,选择远离易燃物并靠近水源的空旷地点,牢记周边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所在位置,或是用水桶等容器备好水,放在炉灶旁以防万一;烧烤野炊结束后,要及时将火熄灭,避免留下火星,反复确认火已熄灭才能离开;家长一定要看管好小孩,切勿玩火取乐。

住宿宾馆或逗留商厦大楼内时需留意安全出口、灭火器、消火栓、火灾破玻按钮/报警按钮位置、安全区域/方位(遇到停电/火灾时有利逃生);如遇到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2、防交通意外事故,乘车出行要注意

乘车注意事项坚决遵守交通安全法,做到超员车不坐,有故障隐患的车不坐,非正规营运车不坐。排队上车,看护及照顾好小孩,严禁把头手伸出窗外;

如果自驾出行,出行前要检查好自己车辆,做好出行前准备。驾驶途中,避免因疲劳发困引起交通事故,在驾车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吃点口香糖,与同行的人聊聊天.开车在路上尤其是高速公路上,打喷嚏的瞬间,周围路况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患重感冒的司机尽量不要开车,如果开车一定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此外,春季也是个多雨的季节,如果春游途中遇上上述恶劣天气,驾驶员一定要集中精力,谨慎慢行。

3、防走失和意外伤害 登山徒步需谨慎

外出登山徒步时,要综合考虑季节、气候、天气、地形、植被等选择相对应的专业装备,并随身携带救急药品、通信工具及简易报警器材,如手电筒、哨子、喇叭等;不擅自改变路线和时间,沿途做好标记,防止迷路;一些情况不明的路、洞、潭、河等不要贸然前往,如有些山洞未经开发,洞中光线昏暗,不具备游览条件,若贸然进洞,极可能失足、迷路,造成危险。合理安排行程,不要晚归,时刻保持通讯畅通。

注意在景区的安全,做到有安全隐患的危险的地方不去,有危险的行为、动作不做。攀爬高处,既要防止跌落受伤,同时也要预防脚被尖锐物扎伤;经过高处或钢索栈道时,必须扶好栏杆或钢索;不要拥挤追逐,小心踏空;经过台阶和狭窄、路滑地段,谨防跌倒;如经过有正在施工地段,需保持安全距离,走安全通道,不要随意进入施工现场,防止跌落、扎伤、触电、坍塌等事故。

4、防中毒 山蜂野蛇避着点

春季山峰、毒虫、野蛇频繁出没,在郊游时,切勿涂抹香水、发胶等芳香化妆品,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也要密封好,以免招惹蜂虫;在荒草树丛中行走时,要用绳子把裤腿和上衣袖口扎住,边走边用细棍拍打前面的草丛,避免被虫蛇咬伤;最好还要带上一块肥皂,一旦被蜂蜇,应立即拔出毒刺,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并抹上肥皂,以其碱性去蜂毒,并立即上医院治疗;

此外,外出旅游必须注意饮食饮水安全,不要购买或食用包装无厂家/无日期/无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或过期的食品,以防饮食后有不良反应。还应注意不要随便采食野菜、蘑菇、野果,以防食物中毒。

5、防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出门多观察天气

如遇恶劣天气必须注意预防暴雨山洪暴发、雷电伤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要提前观察天气,当发现墙缝有渗水、天气闷热异常、湿度明显加大,这种情况说明两三天内一定有大暴雨,避免外出。时时观察周边的环境变化。如果当天大风将地面的尘土卷起,天空亮度明显下降,则说明雷暴天气即将来临。

如果遇到突然刮大风,应在旅游景区找就近的岗亭、景区商店等避险。在山上,尽量往山下跑,半山腰以下的护林岗、农家等可避险,来不及跑的在较深的山洞里躲避,但不要站在山洞口。

在户外遭遇雷电天气时应尽快关掉手机,把身上的金属制品暂时放到5米以外。如果在树林里要避开最高的树,也不要站在树林边缘的树下,临时在树林的中间部位蹲下,尽量保持与树干5米的距离。如果是自驾车,要关好车窗,与车门、车窗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船上时,要躲到甲板下的舱内,远离金属物品。在空旷地方,手要放在膝盖上,并拢腿下蹲,切忌躺在地上,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不能在水边、洼地停留,以防发生山洪、泥石流。在城市,到就近的高层建筑物躲避,高层建筑物一般装有避雷针。

最后如发生意外紧急情况,可及时拨打110(快速出警)、119(火警)、120(紧急救护)、122(交通事故处理)寻求援助。

三、暴风雨来临如何自救和逃生?

【暴雨时远离井盖 珍惜生命】

暴雨时,因井盖问题发生的灾难数不胜数,就目前来看,井盖问题一时解决不了,那我们只好学习如何“自救”了。暴雨天特别要注意:

1、下水道井盖一般在哪?

下水道通常分布在居民楼楼门附近,或在主次干道正中。电信、煤气、通讯电缆等井盖则一般在人行道上。

2、如何分辨下水井盖

下水道大多是圆形井盖,一般会写上“雨”或者“污”字来区分其它井盖。

3、看到路中央积水绕着走

因为城市污水管网大部分修建在行车道的下方,所以一旦发现井盖破损或者大暴雨,道路中央积水时,请及时避让,因为掉进去会危及生命!

【暴雨雷击时的自救与逃生】

1、在户外时,要远离开阔场地、大型广告牌和天线铁塔;不要到孤立的大树下、电线杆、塔吊下避雨和拨打手机;不要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铁路边;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等,更不要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金属器物扛在肩上,以免让自己成了“避雷针”。

2、同时,打雷时要保证自己“低”一些“矮”一些,不要站在山顶和建筑物顶部,不要靠近孤立的烟囱和大树,不要骑自行车、开摩托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湿地区是雷击事故多发区,在雷雨天气,不要进行钓鱼、划船、游泳等和水有关的活动。

3、如果遭遇雷雨,最好躲到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里,或有金属顶、金属舱的空间里,比如汽车,汽车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们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如果全都没有,应尽快躲在低洼处,两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膝盖,手臂不要碰地,切忌躺在地上。

4、此外,如在雨季户外旅游,出门最好穿着橡胶运动鞋,携带轻便绝缘的雨衣,身上尽量不带钥匙等金属饰品;不在山顶、高丘或空旷的地面安营,山洞里避雨尽量不要选择呆在洞口,户外遭遇雷电天气时应尽快关掉手机,不要站在树林边缘、巨石周围,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同时要避免挤在一起或手牵手。

【洪水时的自救与逃生】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雨或大暴雨时,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带,沿江沿湖地区的人们,就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灾情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2、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等候救援。但土墙、泥坯房或干打垒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用做暂时的避难场所。

3、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箱子、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在水上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4、逃生时不要沿着行洪道的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5、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救助。

6、如果有可能,可吃一些高热量的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7、洪水过后,不要轻易涉水过河,徒步通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此外,还应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服用预防药物,并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以预防疫病的流行。

【及时从地下室转移 切勿跳轨防触电】

1.在地下室中:在地下室居住的居民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尤其是洪涝灾害的警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雨或大暴雨时,要特别提高警惕,随时注意灾情的变化,及时转移。一旦雨水倒灌情况严重无法脱身,应尽可能寻找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尽可能地保留身体的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2.在地铁里:如果列车无法运行,需要在隧道内疏散乘客,此时乘客要在司机的指引下,有序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切勿擅自跳下轨道以防触电;站台突然停电,很可能是该站的照明设备出现了故障,在等待工作人员进行广播和疏散前,请原地等候。列车在运行时遇到停电,乘客千万不可扒门离开车厢进入隧道。

3.在地下商场:当地下商场出现倒灌时,被困人员要有秩序地疏散、撤退,向高层转移。商场作为人群密集的地方,在灾害来临时,人员应避开货架和玻璃柜台。

【汽车落水后 如何自救与逃生】

1、尽快打开车门,无法开门再砸窗;车厢内部随时配备一把安全锤,击打车窗逃生要敲车窗四角。

2、如果车辆已经被淹,不要因为爱惜车而放弃最宝贵的逃生时间和机会。

【逃生锤不是万能的,非万不得已最好不用】

车门是最佳逃生通道:手动式车窗不受浸水影响,可摇下车窗逃生;大部分车除了车门中控锁外,每个车门都有独立的保险扣,也不受浸水影响;

驾驶员应立即向后座移动:由于车辆发动机的重量较大,车辆会出现车前部先下沉的情况,驾驶员应该立即向后座移动;

逃生锤不是万能的:在狭小的车厢内击破车窗钢化玻璃的难度极大,还会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当车内水位高过车窗,车内外水压差变小,用逃生锤击打车辆侧车窗的边角处,易于击碎玻璃。

小贴士:用头枕是撬 不是砸

1.通过涉水路面时挂低挡,稳住方向和油门:涉水过程中,车主应挂低速挡,稳住方向盘和油门,保持车辆有足够而稳定的动力,防止水倒灌入排气管,造成熄火。动作尽量一气呵成,避免中途停车、换挡、急转弯或急打方向盘。

2. 车辆涉水熄火切勿强行二次发动:汽车若在行车时不小心遭遇水浸导致熄火,千万不要重新启动发动机。重新启动会造成发动机活塞、缸体磨损,严重者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

3. 汽车头枕用来撬,不是砸:业内人士称不少头枕插头的头都是平的,而非尖的,未必能敲碎玻璃。不过将头枕钢管插入车窗缝隙撬动,车窗就会应声而裂,一个女士就可以轻松做到。此外,也不是所有的车的座枕都能那么容易拔出来。

【暴雨天易触电 先迅速切断电源】

从触电算起,5分钟内施救,成功率达60%

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先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抢救伤者;

切断电源拨开电线时,救助者应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子上,戴上塑胶手套,用干的木棍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电线;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得中途停止,直到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由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被雷电伤后,根据不同情况现场急救

雷电发生时:发现有人突然倒下,口唇青紫,叹息样呼吸或不喘气,大声呼唤无反映,表明伤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这时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被雷电伤后:如衣服等着火,应该马上躺下,就地打滚,或爬在有水的洼地、水池中,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以防呼吸道烧伤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