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特产推荐 > 海蜇的食用方法是什么?

海蜇的食用方法是什么?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海蜇的食用方法是什么?

泥螺、蛏子、文蛤和海蜇等水产品,是人们喜爱的海产品。不过,在选购时要特别注意质量,不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泥螺、俗称“吐铁”,又名“麦螺”,是我国沿海一种涂软体动物,捕获后可加工成醉泥螺或咸泥螺。选购这种水产品时一定要注意质量。质量好的泥螺:贝壳清晰,色泽光亮,呈青褐色;腹足(头盘或称舌)呈乳灰色,结实且脆;螺体深入卤中,卤液是深黄或淡黄色的,洁净无泡沫。变质的泥螺:贝壳颜色暗淡,与机体稍有脱离,并露出壳的白壁(俗称白点或亮点),腹足柔软发韧,因受热而引起发酵,故泥螺常浮于卤面,卤液浑浊有泡沫。这样的泥螺不能食用。

泥螺应贮藏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要防止脱卤、受热和异物污染,存放时间也不宜过长,醉泥螺的贮藏期可以稍长一些。

泥螺营养丰富,它的机体内含有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然而泥螺大多栖息于浅海涂泥,易受生活废水的污染,使之带有肠道致病菌。虽然在酒醉或盐腌以后,会起到一定的抑制和杀菌作用,但加工、贮藏和食用仍需注意卫生。泥螺的体内含有脱镁叶绿素(又叫嗜焦素),有些人食用后,遇阳光照射,体表会生出红疹,脸部和手、足也会出现水肿、奇痒现象,3天~7天后才会逐渐痊愈,这是脱镁叶绿素过敏中毒应。凡是属于这种过敏体质的人,不能吃泥螺。

文蛤一般是烧汤吃。蛏子既可鲜食,也可制成蛏干,又可制成罐头食品。另外,也有用开水浸泡蛏子和蛤,然后将肉剥出,配以韭菜或鸡蛋等佐料再烩炒的。但不管采用什么烹调方法,都要烧熟煮透,这样才能既味美可口,又安全可靠。需要注意的是,蛏子和文蛤一旦死去,很快变会变质,便再也不可销售和食用。活的蛏子吸水管都伸出壳外,触动后会蠕动或两壳稍合;剥开外壳,可以发现白色的韧带紧连着两壳,同时有清的液体外流。已死的蛏子两壳韧带脱离或连在一起的壳上、蛏体因失去水份而收缩,吸水管变得干瘪而柔软。文蛤的死活也不难区分。活的贝壳紧闭、不易揭开,口开时触之即合拢;剥开后体液清淅,两边呈浅红黄色,气味正常;两壳相互敲击时,可听到“笃笃”的实声。如果蛤壳松驰易揭,口开时触动壳仍不闭合,剥开贝壳发现液体混浊,两边呈灰白色,相互敲击时发出“壳壳”的虚声,则说明它已死去。

海蜇富含蛋白质、糖分、无机盐和维生素。是沿海暖水性大型水母,它的上半部即伞部,人们称之为海蜇皮;下半部是口腕部,俗称海蜇头。成品宜放在风处,否则极易变质腐烂。优质的海蜇皮呈白色或淡黄色,光泽,无红衣、红斑和泥沙,肉质的韧性,松脆适口。正常的海蜇头呈红黄色,有光泽,肉杆完整而坚实,无异味。变质的海蜇皮表面呈灰黑色,肉质发酥,用手取时容易破裂。海蜇头变质时呈黑紫色,有脓样液体和腥臭味。海蜇的食用方法很多,生拌和热炒皆宜。凉拌海蜇皮脍炙人口,食用前,先用冷水将海蜇皮浸洗数小时,把表面的盐矾冲洗干净,然后用冷开水过清,切成细丝,放上酱油、醋等佐料,并将熬熟的油淋到海蜇皮丝上,生拌食用。烹炒海蜇皮也别有风味。可将萝卜丝或土豆丝先炒熟,再放入海蜇一起炒食之。

二、海蜇丝是什么

海蜇丝就是海蜇皮切成丝状,现在很多饭店里的海蜇丝都是人造海蜇皮做的

海蜇为海生的腔肠动物,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之巨,伞下8个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盘的次生口),下方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上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以做食物。

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海蜇还是一味治病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归砚录》谓:“海蛇、妙药也,宣气化痰、消炎行食而不伤正气。故哮喘、胸痛、症瘕、胀满、便秘、带下、疳、疸等病,皆可食用。”。加工后的产品,称伞部者为海蜇皮,称腕部者为海蜇头,其商品价值海蜇皮贵于海蜇头。

优质海蜇皮:应呈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自然圆形、片大平整、无红衣、杂色、黑斑、肉质厚实均匀且有韧性的最好;无腥臭味;有韧性;口感松脆适口。

劣质的海蜇皮:皮泽变深、有异味,手捏韧性差,易碎裂。

优质海蜇头:应呈白色、黄褐色或红琥珀色等自然色泽,有光泽,只形完整,无蜇须,肉质厚实有韧性,且口感松脆。

劣质海蜇头:呈紫黑色,手捏韧性差,手拿起时易碎裂,有异味和脓样液体。

近年来有生产者用褐藻胶等为原料生产人造海蜇皮,人造海蜇皮(丝)与天然海蜇皮虽然外观相似,但无天然海蜇皮的营养成分。

三、法国有什么好吃的

法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美食遗产,不胜枚举。此外,拥有烹调巨匠美誉的法国厨师年复一年创造不计其数的独特美食。但是,享誉海外的独特美食同样能够代表法国的美味佳肴。这些美食遍布法国各地,在这六边行的国土上随处都可以品尝到。

第一道最赋盛名的法式菜肴:肥鹅(鸭)肝,或称为鹅(鸭)肝酱,但千万别将肥鹅(鸭)肝说成肉酱,会被视为是一种亵渎行为。每逢佳节特别是圣诞节和新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品尝鹅(鸭)肝酱,但价格昂贵。品尝时将其涂在烤面包上,也有时放入锅中进行烹调或将其熔在肉的表面。

第二道菜肴较为罕见也很昂贵,是法国某些地区的特产:块菌(la Truffe一种极珍贵的食用菌,埋在树根土下,常借狗、猪嗅觉获取)。它是一种罕见的菌类,在极其苛刻的自然条件下,只生长在橡树或栎树的树根下,依靠 寻找块菌的狗和猪,利用它们发达的嗅觉才能发现这种生于土壤里少有的菌类。当块菌的价格居高不下时,只能品尝到小小的一块。除非前往享有盛名的饭店,否则很难品尝到此种块菌。

价格早已为大众所接受并且名声享誉于法国之外的要属海鲜了。既然其他国家也拥有沿海地区,可享用海产品,所以这里提到的海鲜并无特别之处。只是不同 地区发挥各自的优势来烹饪海鲜。在法国,特别是在滨海夏朗德省(La Charente-Maritime)可品尝到火焰贻贝(l’éclade)。新鲜的贻贝被摆放在中心有四个钉子的木制托板上,围绕着钉子将贻贝有序的排 成逐渐向外扩散的同心圆状,像多米诺古牌一样一个紧挨着一个。接着在贻贝上盖满松针。松针为易燃物,燃烧的松针赋予了贻贝一种特有的松木芳香和独特的烟薰 味道。等其燃烧殆尽,除去烤熟贻贝表面覆盖的松针灰烬,放些黄油既可享用。

大西洋沿岸地区专门从事牡蛎养殖产业。这种软体动物很受法国人欢迎,并且在圣诞节时与鹅(鸭)肝酱一同被享用。牡蛎上略加些柠檬汁和咸味黄油可生食,或与肉馅一同烧熟后食用。

当然,来法国不能不吃奶酪。在超市里即使远离真空包装的产品,但由于气味逼人,那些名符其实的奶酪还是使人感到厌恶。大多的奶酪都具有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发霉所致。奶酪是手工制作,原料来源于不同动物的奶汁,大多用母牛、母羊或山羊奶。往往用餐结束前,与面包或葡萄酒一同享用。

提到面包,法国拥有花式面包和糕点。牛角面包,巧克力面包,法棒面包,都是法国专有的美食遗产。人们时时刻刻都在享用这些面包,早餐也少不了它们。面包店代 表着制作和售卖花式面包的地方。面包师在夜里将用来制作花式面包和其他面包的面和好,然后制作面包,并在早晨售出。法国人最喜爱享用刚出炉的面包,余温尚 存,松软可口。但这些典型的法式甜点同样倍受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喜爱。

享用甜食可谓法国人的嗜好,各式各样的糕点证明了这一点。糕点店制作甜食和甜点。糕点师傅能制作出最好的蛋糕和油炸甜品,其种类不计其数、口味各有不同。用餐结束前享用甜点。很多聪明的法国人按照食谱介绍可以做出一些常见的餐后甜点,而且还能得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