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特产推荐 > 湖北菜系分类?

湖北菜系分类?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湖北菜系分类?

传统的湖北菜是以“水产为本,鱼菜为主”,讲究鲜、嫩、柔、滑、爽,富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且自成体系。

湖北菜系由荆南、襄郧、鄂州、汉沔四大风味流派组成。荆南风味擅长烧炖野味和小水产,鸡鸭鱼肉蛋奶蔬果粮豆合烹,用芡薄,味清纯,注重原汁原味,淡雅爽口;襄郧风味以家禽为主料,杂以鱼鲜,精通红扒熘炒,入味透彻,汤汁少,软烂酥香;鄂州风味以加工粮豆蔬果见长,讲究烧炸煨烩,特色是用油宽,火功足,口味重,乡土气息浓厚;汉沔风味以烧烹大水产和煨汤著称,善于调制禽畜海鲜。

二、湖北郧县特色小吃

湖北郧县特色小吃 1,郧阳白羽乌鸡 湖北省郧县大龙山区,山峦植茂,气候独特,生成了郧阳白羽乌鸡这一独特的鸡种,它具有单冠、绿耳、白毛、片羽、光胫、翘尾、四趾、乌皮、乌肉、乌骨等特征,农户散养,以虫草野果和天然矿物饲料为食,形成了天然绿色质。早在明代就被药圣李时珍录入《本草纲目》,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鸡肉中富含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比普通鸡高75.8%,还含有钙、铁、锌、硒及多种维生素,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保健食品,被营养学家誉为“陆地甲鱼”,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地方珍禽资源。 2,郧阳三合汤 郧阳(郧县)府城,自元时期开始展拓城池,广兴庙宇。郧阳府曾以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的建筑风格和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而著称于鄂城,许多游侠商贾、文人墨客都曾经在此赋词作诗,信步留题。其中,郧县的饮食文化更让人刮目。郧县风味小吃种类齐全,而上榜名吃“三合汤”则是本地膳食门类中的一绝。据说,三合的汤的制作,发源于郧县回民同胞清真食俗的特产。当时,在郧县老城久负盛名的唯有张狗娃三合汤,他的制作技巧是正宗祖上传下来的,别具特色,老少皆宜,现在已被众多店家发扬光大。但正宗三合汤还属城关镇清真餐馆。 大凡经营三合汤的店主,无论其铺面装饰的如何典雅豪华,但都模式化地在门口架着一口直径约为1—2米的大铁锅,锅中间放着一只铁围圈坐着一只大砂罐,其目的是隔开内外地的食物和汤的主要配料。若你走到大锅旁边,嗅见那扑鼻的浓香,看着绛红的卤牛肉,粗壮长嫩的葱白子,鲜红尖角的老辣椒,橙黄油泛的热汤汁,你就会腿脚不听使唤,欲走开则徘徊不前,便毫不犹豫地掏钱吃碗三合汤,过把口福瘾。 三合汤的主要配料有:韧性强、精丝好的红薯粉条,上等牛肉馅包成的饺子,切工考究的卤牛肉片三种成分。其制作方法是:首先,将细粉条抓入竹罩,过滤,放进锅中间铁围圈或砂罐内,经反复烫沸3—5次再倒入大碗里,然后,取6个熟水饺,抓叠薄薄的牛肉片一并入碗,接着再从锅内舀两勺滚热的汤汁(最好是选用牛剔骨、猪剔骨熬成的油汤)浇在上面,直到把配料淹住为止。最后,再撒上味精、胡椒粉、香菜末、葱花、蒜泥,就可食了。吃的时候,根据各自的口味调理,爱吃辣的再加上一小勺辣椒油,喜食酸的滴几滴陈年老醋。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美味可口的三合汤便制作完毕。 三合汤经营最红火的是冬春两季。特别是立冬以后,三合汤店铺便会有应接不暇的食客,座无虚席,人们吃着、品着,还不时发出阵阵唏嘘声。男人吃得满头大汗,女人吃得泪垂唇边,一碗三合汤下肚,浑身暖和,具有解疲乏、治哮喘、疗风湿的食疗作用。 三合汤从古到今为郧县著名小吃,故有“到了郧阳不吃‘三合汤’等于末到郧阳”之说。 3,郧县糊辣汤 糊辣汤是郧县独有的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小吃。 糊辣汤用料讲究,佐料齐全。主要有:粉条(本地红薯粉)、面筋、山药、黄花、木耳、海带丝、牛肉丁等。佐料有:胡椒、丁香、肉桂、草果、西茴、辣椒粉等,混合碾碎备用。 糊辣汤的做法是:先将主要用料煮熟,再用糖酱加色,并用洗面筋的水粉打黄,加入一口大锅里煮,30分钟左右即可。做好后的糊辣汤呈粉红透明的糊状,热乎乎的,香气扑鼻,味美可口,微辣而味长。 喝糊辣汤加烧饼(或油条)是郧县人冬季最爱吃的早餐。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也是病人最好的营养滋补食物。

我的答案你满意吗?

三、湖北有哪些名菜?

湖北菜虽不在八大菜系之列,却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菜系之一。湖北素称“千湖之省”,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菜就在长江流域形成雏形。湖北菜系由荆南、襄郧、鄂州、汉沔四大风味流派组成,传统的湖北菜是以“水产为本,鱼菜为主”,烹调方法以烧、蒸、炖、煨见长,尤其擅长烹制淡水河鲜,蒸菜、煨汤和制作各种汉味小吃,口味上多汁、滚烫、入口即化,最能保存原味,讲究鲜、嫩、柔、滑、爽,做工更是精、奇、细、巧,十分具有南派美食的特点。

菜品推荐

沔阳三蒸 特点:在荆州,自古有“无菜不蒸,不上格子不请客”之说。沔阳三蒸是湖北粉蒸菜代表之一,具有嫩、香、粉糯的特点。

清蒸武昌鱼 特点:武昌鱼的吃法种类繁多,而湖北著名蒸菜清蒸武昌鱼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咸鲜味,鱼肉鲜嫩软滑,原汁原味。

湖北煨鸡汤

特点:湖北煨鸡汤起源于荆楚民间,具有独特的楚乡情韵,汤汁鲜醇,清澈见底,味甘鲜。 红烧洪湖鸭特点:湖北用野鸭制作菜肴历史悠久,红烧洪湖鸭是全国著名野味菜之一,色泽酱红,咸鲜回甜,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家乡人说家乡菜

好像一提起湖北菜,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武昌鱼”,武昌鱼能流行到如此程度恐怕还得感谢毛主席那句经典的“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不过从传统来讲,湖北人做武昌鱼的确没得说,技法细致不说,口感更是细腻、滑嫩,将河鱼特有的土腥味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你想不爱它都不行。除此之外,湖北的热干面、三鲜豆皮、各种糯米的甜食等小吃也是十分的有特色,女孩子们应该都会喜欢。

湖北地方代表菜有:清蒸武昌鱼、网衣鳜鱼、鱼糕丸子、清炖鱼、黄州豆腐、荷包丸子、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肉、烧三合、三鲜酥肉、散烩八宝、黄焖甲鱼、红烧野鸭、母子大会等。

[清蒸武昌鱼]

“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鄂城县梁子湖产的鳊鱼(即团头鲂),配以多种调味料经蒸制而成,鱼肉肥美细腻,汤汁鲜浓清香。毛主席在武汉曾多次品尝此菜,并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著名诗句,更使“清蒸武昌鱼”扬名中外,成为武汉地区主要名菜。

其制法是:将鱼收拾干净,两面剞上兰草花刀,用开水烫一下装入鱼池内,相间地摆上冬菇片、熟火腿片、冬笋片、撒上猪肥膘丁、青豆、葱结、姜片、精盐、绍酒、清汤,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拣出葱姜,将鱼汤滗在勺内烧沸,打净浮沫,加味精、鸡油、胡椒粉,浇在鱼身上即可。

[红烧[鱼回]鱼]

“红烧[鱼回]鱼”,是湖率传统风味名菜,驰誉省内外。

选用长江石首至武昌金口镇一带产的蛔鱼,收拾干净,剁成方块,放入油勺内,加绍酒、葱段、姜片煎煸后,加清水烧至九成熟时,加酱油、精盐、味精,再用慢火烧至汤汁浓稠,用淀粉勾芡即可。

特点是色泽金黄,鱼肉嫩滑、口味鲜香。

[蒸珍珠丸子]

此菜系用猪肥瘦肉茸、[鱼感]鱼肉茸和荸荠丁,加上精盐、胡椒粉、葱花、姜末、绍酒和成馅,挤成小丸子,滚上浸泡滤干的糯米,上屉蒸制而成。

色泽洁白,米粒晶莹如珍珠,丸子软糯鲜香爽口。

[烧三合]

“烧三合”,是湖北黄陂县的传统名菜,近百年来一直流行于民间。

此菜用精制的鱼圆、肉糕、肉圆,加上玉兰片、黑木耳、酱油、味精、猪油等调配料经红烧而成。一菜三样,色泽艳丽,滋味各异,质软鲜嫩。鱼圆是用[鱼感]鱼肉,加葱姜末、味精、精盐、蛋清、淀粉、用水氽熟;肉糕是猪肉丁加上鱼茸、硝水、葱姜末、精盐、白糖、味精、淀粉和均,摊在豆腐皮上蒸熟;肉圆是猪肉丁加上鱼茸、荸荠丁、葱姜末、胡椒粉、精盐、味精和均,用芝麻油炸熟。

[网油八宝鸡腿]

此菜是湖北沙市地区传统名菜,历史悠久,誉满荆沙。系用鸡脯肉丁、猪肉丁、香菇丁、鱿鱼丁、冬笋丁、香肠丁加上虾仁、海米、精盐、酱油、味精、葱姜末煸炒成馅,再加上鸡蛋、淀粉和成糊状,用猪油网包裹在鸡大腿骨上,用芝麻油炸熟。

特点是色泽淡黄油润,形似鸡腿,外松酥,里软嫩,鲜香爽口。

[红烧野鸭]

此菜为湖北洪湖地区传统名菜之一。烹法精细,讲究火功,肉质肥嫩香酥,鲜甜爽口。

其制法是:选用青头野鸭,拔燎去毛,去除内脏、头、尾、爪和脊骨,剁成块,用芝麻油、绍酒、硝水煸炒后,加调味料焖至汤汁浓稠,再撒入葱花和胡辣粉即成。

[蒸烩八宝饭]

“蒸烩八宝饭”是湖北荆州地区传统名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传,此菜是清代御厨马代流落荆州时所创,制法独特,采用先扣蒸后散烩的方法,即利用当地所产的糯米,加上莲子、苡仁米、蜜冬瓜条、桂圆肉、红枣、瓜子仁先蒸制成八宝饭,然后用白糖水、熟猪油烩制,再撒上红樱桃。成菜油润软糯,果仁蜜香,清甜透味,是荆沙一带筵席上不可缺少的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