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哪些值得一吃的特色当地美食?
一、福州有哪些值得一吃的特色当地美食?
来到福州 ,
这10个特色美食不容错过:
1、福州特色美食——佛跳墙
佛跳墙是福州特色菜中当之无愧的帝王!佛跳墙起源于福州,佛跳墙的原料很多,有十几种,里面含有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要充分体现每一种食材的口味和特点需要先将这十几种食材分别独立制作成一道菜,再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绍兴酒,文火煨制十几个小时以上,这种味道才能真正达到醇厚的特点。

2、福州特色美食——福州肉燕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看起来像是普通的扁食皮,但是他不是普通的面粉做的,而是肉和地瓜粉做的。肉燕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这个是别的地方吃不到的,算是福州特色小吃,到福州必吃小吃。叶子美食之前有一篇专门介绍肉燕的。
福州必吃美食
3、福州特色美食——福州鱼丸

福州肉燕是相当出名的,它还有个黄金搭档”——福州鱼丸,福州鱼丸也是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具有天然、营养、保健的美食特色,鱼肉当成泥当鱼丸皮,里面包肉馅,口感好,吃起来非常筋力,它不像超市卖的那种吃起来都是淀粉,这种鱼丸久煮不变质,松涨率好,色泽洁白玲珑晶亮,质嫩滑润清脆,富有弹性,味道鲜美,具有特殊的海鲜风味。
4、福州特色美食——福州捞化

福州“捞化”有点像是捞米粉,那米粉是原产莆田的“兴化米粉”,很细很细的细米粉,一捞就熟,福州“捞兴化”,后顺口简称“捞化”。捞化荤香诱人,冬日食之,大快朵颐之余,舒筋活血,寒气尽去。
不过不一样的是,福州必吃的是猪血化 ,以猪骨、猪血加入豆瓣酱熬汤,汤色浓而不浊,加一份米粉,滋味浓郁还管饱,是旧时贩夫走卒的最爱。老福州更钟情于碗猪血化。
5、福州必吃美食芋泥
芋泥算是闽菜特色,福州也有芋泥小吃,这跟漳州吃法差不多,芋泥常作为福州宴席上的压轴甜点推出,做法跟漳州的大同小异。
6、福州必吃美食之鼎边糊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也是福建特色风味小吃,福州也是有锅边糊这个小吃,跟漳州龙海那边的也差不多。做法有点不一样,大同小异。
二、福州的特色小吃是什么
源饭店附近有一家“澳门街”的店不错,福州最有名的锅边糊、牡蛎煎饼、鱼丸、扁肉、荔枝肉、蟹炒白果那里都有,环境也不错,价格实惠。如果要吃鱼丸,不怕辛苦可以到花巷口有家鱼丸店,巴掌大的门面,人多得站到外面。还有一个地方在台江区的闽都故街,有一次春节去,端了碗鱼丸汤就在街头吃了起来,那种滋味好像回到了大学时代。那里还有不少元宵店,扁肉、拌面、蒸饺、兴化米粉,学生都能够承受的价格。来一碗捞化或者乌鸡汤线面,边吃边品味古香古色的街景,颇有味道。说得我自己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要是吃不够,还想带点福州的特产,强烈推荐百年老店同利肉燕店,好像就在澳门路林则徐纪念馆对面,我每次回家都带很多。如果喜欢吃肉松,推荐同利店旁边一家花巷肉松,或者到花巷去买也可以,这两家其实是兄弟俩。
三、福州的小吃有哪些
太极芋泥
福州传统风味甜食。又称太极芋泥。每逢吉辰喜庆,熟猪油和水拌匀,装碗上笼用旺火蒸1小时取出,淋上熟油2两,并用红枣、瓜子仁、樱桃(各3钱)在芋泥面上装饰成太极图案,把红枣碎米及发成米粒状的冬瓜条糖(1两)分别撒在芋泥上即成。此菜细腻软润,芋香浓郁,香甜可口,看似凉菜,实则烫嘴。
四、送什么好呢?
福州的特产美食
芋泥:闽莱传统甜食,将槟榔芋头蒸熟后用刀板压制成泥,并用切碎的红枣、瓜子仁、樱桃、冬瓜糖等做辅料。此菜香郁甜润,细腻可口。 芋泥是福州人宴席上的常菜,每当宴席接近尾声时,最后一道“压轴”菜,通常都是芋泥。一般的饭馆里也都有此种甜点供应。
燕皮:是用肉茸和甘薯粉制成的薄片,又称肉燕皮,创于清末光绪年间,色白质香,平滑细润,脆嫩爽口,可切成丝状煮食,是福州特有的风味小吃。燕皮在食品店里均可买到。 此外它还可以做成太平燕等多种名菜和风味小吃。
光饼:是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中间带有穿孔,食之香脆可口,是福州人所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光饼还有另一种类型,即改盐为糖,形状也比咸饼大一倍,被称为“征东饼”。但无论“光饼”还是“征东”饼,其名均与戚继光入闽抗倭的传说有关。
春卷: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现在春卷皮已改用面粉,馅一般用豆芽、韭菜、豆腐干,有的还放上肉丝、笋丝、葱花等,较高级的春卷则用鸡丝或海蛎,虾仁、冬菇、韭黄等制作而成。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黄色,外酥内燃,又称为“炸春”
葱肉饼: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以面粉为主料,以猪肥膘肉、葱花、生芝麻为辅料制成的一种烤炉酥饼。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中还有一种叫虾干肉饼,制法与葱肉饼相似,形状大小与光饼相同,加虾干碎、肉丁、椒盐等为馅,贴炉烤制而成,香酥可口,已有三四百年历史。
蛎饼:福州传统的风味小吃,是用大米和黄豆粉将海蛎肉、猪瘦肉、芹菜馅包起来炸制而成。成品为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味荤。福州人大多把蛎饼做下粥小菜,若与鼎边糊同吃则味道更好。 大街小巷的小食摊上均有这种点心。
荔枝肉:福州传统名菜,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是以猪瘦肉仿荔枝形烧制而成,将猪瘦肉块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块。因剞的深度、宽度均匀恰当,炸后卷缩成荔枝形,佐以番茄酱、香醋、白糖、酱油等调料即成。 此菜一般的饭馆里都能吃到。
清流笋干:笋干是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清流县加工的闽笋干,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脆嫩,香气郁郁,称为玉兰片,是八闽山珍之一,在国内外名菜佐料中久负盛名。此外,当地群众常把笋干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和宴请贵客的名菜。
肉松:是用猪瘦肉、红糟、白糖、酱油、熟油精制成的细丝状食品,食之酥甜脆,油而不腻,入口自溶,鲜美可口,是福州的名特食品之一。有油酥肉松、干贝肉松、牛肉松、兔肉松、鸡肉松等品种,畅销国内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地区,深受欢迎。
橄榄:是福州特产,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初吃福州橄榄,只觉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橄榄有“蜜渍”、“盐藏”等多种加工办法。福州橄榄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羊矢等10余品种。
线面: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福州线面主要有两大品种:一种称为特线面,面条稍租 , 直径在0.7毫米以内;一种称为“面尾”,面条较细, 直径在0.6毫米以内。因福州民间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福州的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为我国桔类中上品,皮薄汁多,甜酸适口,久有盛誉。福桔上市期在农历春节前后,由于色泽艳红,果美汁甜,又与“福、吉”谐音,备受群众喜爱。由于盛产桔子,福州古时常制桔灯,寓以吉利、高升之意。
福州鱼丸:它的雪白的皮是鱼肉做的。不同的鱼做的鱼皮味道完全不同,最出名算是鳗鱼、鲨鱼做的。鱼丸的馅是用猪肉做的,但是在吃的时候你是看不到半粒肥肉的,也并不觉得肉馅硬,这就是秘诀哦。吃起来,皮有鱼肉的鲜美,馅有调和出来的酱香。汤则清清爽爽,漂着些许葱花,淡淡的胡椒味。
七星鱼丸:是一种包心丸子,起源于清初。因煮熟后浮在汤面,浮沉不一,如同星斗摇摆在太空之中,故名“七星鱼丸”。将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茸,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而制成。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汁荤香不腻。
鸡茸鱼唇:是福州传统名菜,以海产中的珍品鱼唇去腥后加绍兴酒腌醉,烧成鸡茸汤,放入鱼唇烘烩,撒上火腿末即成。此菜色泽雪白,鱼唇软糯,富有胶质,鸡茸香醇,味鲜爽口,是高级宴席中必备的大菜。
红糟醉香鸡:为福州传统名菜。白嫩田鸡煮透后,切块腌制。醉汁是将味精、精盐、红糟、五香粉、绍酒、白糖、鸡汤混合搅匀而成。此菜色泽红润透白,软嫩醇香,甜酸爽口,荤厚鲜美。
佛跳墙:福州传统名菜,迄今有100多年历史,为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创。该菜集多种山珍海味,是以鱼翅、海参、鸡、蹄筋、干贝、香菇、鲍鱼等20多种原料煨制而成,烹制程序严格,营养价值高,醇香浓郁,荤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