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特产有哪些..
一、太原的特产有哪些..
太原的特产有煤炭
二、湖南慈利县有什么特产
【名称】杜仲
【简介】张家界市的慈利县拥有全国第二大的杜仲林生产基地,栽培面积八千多亩。采用杜仲为原料生产的杜仲茶、杜仲酒、等系列产品运销国内外深得人们所爱。
【名称】猕猴桃
【简介】猕猴桃山里人叫“羊桃”,亦称“基维果”.“藤桃”。猕猴桃是张家界市境的名优特产,每到成熟时节,满山遍野都是, 走进山区便顺手可摘。
【名称】岩耳
【简介】岩耳又名石耳,生长在张家界境内的绝壁之上,岩耳是岩石的苔衣,体呈叶状,背面大都为灰色或黄褐色,它营养丰富,并有消炎滋补的特殊功能,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本草纲目》记载:“石耳气味益精。”
【名称】马坡矿泉水
【简介】慈利县城4公里的万福村落马坡,有一矿泉,是地下深部构造裂隙水,外观清澈透明,食后甘甜,水温49摄氏度。慈利县落马坡矿泉水经国家化验鉴定,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能治百病。随着医疗和旅游业的开展,落马坡的优质矿泉水将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名称】大理石
【简介】慈利大理石的工业储量达3亿立方米,具有色泽圆润剔透,自然天成,古朴雅致,流光逸彩,品种繁多的特色。云黄玉、虎皮黄、墨玉等品种全国稀有,被誉为“大理石之乡”。
【名称】慈利金香柚
【简介】慈利金香柚是色、香、味三绝的中国名柚。具有权威性的《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常绿果树卷)》、《中国柑桔实用技术文献精编(上)》对慈利金香柚的特征特性,在柚类章节里进行了介绍。
三、澳门特产
锯记,招牌是老婆饼,肉干(各种口味,随便尝),凤凰卷(极力推荐),杏仁饼,威尼斯人里也有这个店~但几个要比外面的贵,还有晃记(只此一家没有分店),招牌是肉裂酥,鸡仔饼,老婆饼,化核加应子,话梅~
四、鄂州的特产有那些
西山生产的东坡饼;梁子湖产的螃蟹 白鱼 小银鱼 和红尾鱼等;还有樊湖产的鳊鱼;沼山生产的柚子
五、山西的民族风情 人文地理 特色小吃
山西民俗风情 婚嫁 朔州人婚嫁,同其他地方一样,一般都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尽管时代变迁,移风易俗,但大体仍沿旧习,特别是农村,重要礼仪程式,墨守成规,至今未变,大致都须经相亲、订婚、结婚、回门四个步骤。
相亲:媒人为男女提亲,介绍双方的情况,如年龄、属相、生辰、人品、长相,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为人等。两家权衡条件,集众人商议后,有意结亲者,男子随媒人到女家相看。双方同意,即约时间,再邀女方到男家相看,中意者便留在男方家吃饭,默允可商婚事,相看不中意即离去。
订婚:经媒人在男女两家之间多次说合,确定彩礼和嫁妆,妇方交换儿女生辰八字,择吉日行订婚礼,男方送食盒和部分彩礼给女方,并设宴庆贺。次日女方设宴请男方。之后,择日领取结婚证,有的还出外旅游,成婚后,男女互赠些服装,称换夏或换冬。 ,
结婚:迎娶前一月行聘礼,俗称下茶,男方使媒人将新娘出聘时所穿衣物(内衣)及水礼(米、面、肉)送至女家,并通知娶期。之后,男女方的至亲各自请未来的新郎、新娘到家吃饭,谓之吃喜头饭.娶亲的前一日,亲朋皆来,俗称待人,有的请鼓匠助兴,所以又称为安鼓,晚上男女各自在自家吃翻身饼.
迎娶日,男女家一大早炸油糕吃,称吃喜糕.早饭后,男方奏鼓乐、抬花轿(有的用马车或骡驮轿,现在基本上用汽车)到女家迎娶。一般由男方舅舅、妗子娶亲。新郎要给新娘带去一根红裤带,名曰:喜结良缘;带去一个瓶子,瓶中插一棵葱,谓之生根立后;带五根肋骨的猪肉或羊肉一块,叫做离娘肉、五方喜庆,娶亲回来时,男方要把其中的二根肋骨带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离.女方设茶水、糖果、糕点等招待迎娶者。新娘换上男方带来的衣服(一般为红绵衣、绵裤),向父母拜别后,由胞妹掺扶上轿(车).同行人有送新的,开箱子的,后有贺堂(又称圆饭)者随行,按事先择好的时辰进入男家。到男家后,新娘由搀亲者搀引,踏红毡进入新房,并为贺堂者烧茶,吃进门饭.正午新郎、新娘拜天地,礼毕即开始宴席,名曰:坐席.席间新郎新娘要向来宾敬酒,行礼,认大小。晚上由新郎姐夫主持闹洞房仪式,俗称倒宝壶,让新郎新娘说绕口令,猜谜语,说笑话取笑,后夫妻吃对面饭,深夜方毕。第二天一早,新郎新娘向亲戚朋友行礼,称:拜人(有的地方在拜天地后举行),并由受拜方出礼钱表示祝贺。
回门:一般在结婚典礼的次日,女家派人和车,亲邀新郎新娘回门,设宴款待新郎新娘及女方亲朋好友,席间向来宾敬酒,行礼,认大小,当晚或第二天返回。婚后第四日,女随婿省亲,称为住对月或住四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朔州的婚礼风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礼节从简。
丧葬 古代朔州的丧葬礼仪程序极其繁琐,一般可分为小敛、大敛、烧纸、送灯、辞灵、出殡、复二等。
人亡后着寿衣,打破一孔窗户纸,扶户门板上,停于后杭,杀倒头鸡,头下烧纸、点灯、上香致祭,子女放声号哭,此为小敛。然后贴殃状并挂告天纸于街门外,讣告乡里。晚辈披麻戴孝,孝子戴重孝到人主(死者至亲)家稽首报丧。次日晚移尸入棺,俗称入敛,尸体蒙红布,虚掩棺盖,停柩于堂屋,置供品,点长明灯,朝夕奠。亲友、族人、乡邻前往灵前烧纸吊唁。自然地理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双塔寺、中华傅山园、晋祠园林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以山西平面地图看,是一个斜长方形,由东北斜向西南,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西,山脉很多。山脉延绵起伏,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雄险巍峨。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山西境内河流很多,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汾河纵贯全省.是省内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宁武县,全长761公里.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桑干河、滹沱河、漳河也发源于山西,汇入海河水系。母亲河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
山西境内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寿阳、襄垣、黎城、晋城等小盆地.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地形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