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旅游,想从太原北上到大同再到内蒙 有什么著名的景点?
一、暑假旅游,想从太原北上到大同再到内蒙 有什么著名的景点?
太原到大同
N266 时刻表 太原-大同 08:19-13:36 5小时17分 355 52 - - -
N266 时刻表 太原东-大同 08:26-13:36 5小时12分 352 52 - - -
1592/1593 时刻表 太原-大同 10:44-17:04 6小时30分 355 52 - - -
1138/1139 时刻表 太原-大同 15:20-22:00 6小时40分 355 52 - - -
1138/1139 时刻表 太原东-大同 15:27-22:00 6小时35分 352 52 - - -
1673/1676 时刻表 太原-大同 22:45-05:40 7小时12分 355 52 - - -
2461/2464 时刻表 太原-大同 22:33-05:16 6小时58分 355 52 - - -
2461/2464 时刻表 太原东-大同 22:40-05:16 6小时38分 352 52 - - -
大同著名景点:云冈石窟,辽代建筑华严寺,明初建筑“九龙壁”,长城八景、古云中八景、灵丘觉山寺、阳高“许家窑”文化遗址、汉代白登之战遗址、云林寺、天镇慈云寺、广灵壶山水神堂、灵丘赵武灵王墓、新荣区北魏冯太后永固陵、孝文帝虚宫万年堂、镇川北魏思治寺
自山西大同出发,沿京包铁路入蒙,至呼和浩特,全程二百八十多公里,车程约五小时
景点:大召 蒙古庙 昭君墓 五当召 札兰屯
雅鲁河桥 大窑遗址 阴山古刹 成吉思汗陵 呼伦贝尔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 辉滕锡勒草原 葛根塔拉草原 金刚座舍利宝塔
内蒙古风景响沙湾
二、太原有什么名胜古迹
1、太原名胜,首推晋祠,汇聚三晋人文,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历经修建,儒释道三类文化,厅、台、楼、阁、榭、舫、殿、堂、洞等各式建筑汇聚一起。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2、市区内主要明代的双塔寺(永祚寺)“凌宵双塔”;随末唐初创建的崇善寺,三尊千手菩萨叹为观止;还有清代文庙、明代道观纯阳宫,已结开辟为博物馆。
3、西南郊区有蒙山大佛,我国最早的大佛遗迹(已修复,开辟为风景区);天龙山风景优美,有天龙山石窟,它包括了南北朝时期 的东魏、齐,以及隋、唐、五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成为作品较全、内容较丰富、洞窟型较为系统的石窟群;龙山石窟为我国少有的道教石窟;太山这是五代李存勖皇家寺庙遗存。
4、西北郊有崛围山──柳林河景区。崛围山红叶风景和多福寺,是一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的风景名胜区,崛帏红叶是 太原古八景之一,多福寺曾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隐居处,“霜红龛”内还留有傅山的手书真迹。土堂大佛寺内除有整块黄土雕塑的高达9米的大佛外,寺内的“土堂怪柏”(亦称“土堂神柏”)亦为太原古八景之一。柳林河及悬泉寺位于上兰村西部的汾河山谷,地处山区,茫茫景色浓郁,悬泉古寺建于山崖。
三、山西省太原市有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
山西省太原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不多!
主要是晋祠!其他还有
太原山水:汾河、太行山、吕梁山、天龙山、龙山、太山、蒙山等。
人文景观:晋祠、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常家庄园等。
四、太原蒙山有什么旅游景点
太原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源区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53米高出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西山大佛史籍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景点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古时又称“晋阳西山大佛”),位于蒙山北峰。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大岩为大佛,历24年始成。据《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可见大佛开凿时场面之宏大。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趺定而坐,双手施禅定印,厚胛肥肩,身体颇显雄壮,有着鲜明的北朝风格。整座大佛高大巍峨,气势磅礴,正所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当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瞻礼大佛时,顶礼膜拜,赞叹不已。
开化寺
开化寺是并州第一古刹,古称“并州大寺”,日本佛教典籍中称其为“并州大岩寺”。位于蒙山北峰的并州大寺(后称开化寺上寺)最初建于东汉永平年间,与河南洛阳白马寺属于同时期寺庙。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道场,东魏孝静帝敕命净土宗宗师昙鸾住并州大寺研习经书,弘扬佛法。北齐天宝二年(公元551年)文宣帝凿大岩为大佛,为方便远瞻大佛,在大佛南二里远处修筑寺院(后称开化寺下寺),并赐额“开化”,此后“并州大寺”更名为“开化寺”。
蒙山 蒙山景区 蒙山晓月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景区 大佛 西山大佛 太原 晋祠 天龙山 摩崖石刻 佛教 净土宗
蒙山晓月
“蒙山晓月”是著名的古太原八景之一。据说,蒙山的月亮来得比其他地方早,落得比其他地方晚,使人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朦朦月色。人们走在幽静清凉的古道上,聆听山间潺潺的流水,呼吸着山间的清凉空气,观赏眼前的山色和清澈的潭影,其情其景,天山一色,残星几点,让人流连忘返。
连理塔
连理塔,邑志称为“释迦牟尼如来舍利塔”,为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建筑。塔南北并立,东向,南塔额“化身佛舍利塔”,北塔额“定光佛舍利塔,两塔形制相同,下连基座,俗称“连理塔”。塔平面呈方形,总高度均为8米多,塔顶层层内收,塔刹呈八角形亭台式,顶部装饰已塌落。此塔近观隽雅秀丽、远眺犹如两朵未开的花蕾,这种建筑形制为唐到宋的过渡形式,国内十分罕见,历经千年未经修复,为我国建筑史上极有价值的范例,也是太原市现存仅有的“花塔”实例。
古核桃树
正对连理塔的是一棵古核桃树,历经沧桑,已干枯接近死亡,令人称奇的是在景区开发之后古树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变得枝繁叶茂,并结出累累果实,被当地百姓誉为“神树”。每逢初一、十五,周围百姓在古树上悬挂红色平安福许愿还愿,祈求“神树”保佑。
蒙山 蒙山景区 蒙山晓月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景区 大佛 西山大佛 太原 晋祠 天龙山 摩崖石刻 佛教 净土宗
铁佛殿
铁佛殿,始建于隋末唐初,内供奉释迦牟尼铁铸佛像而得名。后寺庙损毁,铁佛于1985年被移至太原双塔寺保存。2009年铁佛殿修复,千年铁佛重回故地。
修复后的铁佛殿建筑结构和形制都很独特,整体平和稳重,雄壮有力,上部则舒缓宽广,像大鹏展翅搏击长空。沉稳大气的建筑同时产生了一种轻灵舒展的美感。
铁佛殿内正中高坐的是佛像为释迦牟尼佛像,高2.6米,重4.2吨,中空分段浇铸而成;佛祖北面一老者造像立佛为其大弟子被称为初祖的迦叶;另一侧年轻男子造型的佛像为二祖阿傩。铁佛铸于隋末唐初,历经千年,保存仍然十分完整,这在国内外十分罕见,弥足珍贵。同时,铁制铁佛也显示了当时铸造技术、工艺水平之高,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观音堂
观音堂位于御驾桥与寺底村之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寺庙于2007年根据原貌修复。大殿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殿内菩萨高两米,布纹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殿前有平旷的月台,殿前两侧建有东西厢房。寺庙中素有晨钟暮鼓一说,大殿的西南角、西北角分别建有一钟楼、一鼓楼,均系明代正德年间所建,台基高两米,四周包砖,状城堡。
蒙山 蒙山景区 蒙山晓月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景区 大佛 西山大佛 太原 晋祠 天龙山 摩崖石刻 佛教 净土宗
御驾桥
御驾桥,也叫“龙桥”。因为历代皇帝每次朝拜蒙山大佛,都要从这座桥上走过,御驾桥便因此得名。据考证,唐高祖李渊、高宗李治、女皇帝武则天、晋王李克用和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北汉英武帝刘继元等帝王,都曾经御驾亲临蒙山、瞻拜朝礼大佛,途径这座古桥,来祈求大佛保佑他们或雄霸九州、或国运长久。
天然氧吧
蒙山大佛景区的山间小道,周围树木茂盛,浓荫避日,小溪流水潺潺,空气清新宜人,水景、假山、木屋、丛林,供游人休闲、放松、享乐。清新空气的标准是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1000-1500个,而蒙山大佛景区就含有负氧离子,空气负氧离子被人们称之为“长寿素”、“空气维生素”, 蒙山大佛景区是一个养生福地,秀山丽水生态环境非常的良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四海宾客来到蒙山踏青、爬山户外运动。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足以让游客尽情沐浴在天然氧吧里。
净池
沟底溪水源于净池,池水清澈见底,清凉宜人。游客途径山间小道,前往朝拜大佛,大都要在此净口、净手、净脸,以示虔诚。
滴水岩
位于窑洞区的滴水岩是被诗人誉为“檐飞花雨阶前落,地吐莲花石上生”的蒙山奇景,滴水岩在炎热晴朗的夏天也会滴水,长年累月,水滴石穿,竟然在殿下石阶前形成了一圈蜂窝状的小孔,最深的地方有10厘米深。历代佛教信徒皆被这一奇景所吸引,认为是大佛显灵,普降甘露圣水普救众生,纷纷怀着无比虔诚的心从千里之外赶来,恭恭敬敬的用双手捧接,洒到头上、脸上、眼上,以求开启智慧,美容明目。
拜佛古道
通往开化寺的山路上,有一条拜佛古道,它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曾携皇后武则天到此礼佛,两年后命人做成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并修建此古道,为大佛赐披袈裟。为表对大佛的诚心,特建造七十二阶台阶。拜佛者每踏一个台阶心里默念一个字,踏完四个台阶念完四个字阿---弥----陀----佛,走完七十二阶台阶等于念了十八次阿弥陀佛,按照佛教教义来说就修到佛教中十八位罗汉的果位。罗汉在佛教中是自觉者的意思,踏完这七十二阶台阶寓意着,就能够以自觉的心态来聆听佛祖的教诲。
蒙山 蒙山景区 蒙山晓月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景区 大佛 西山大佛 太原 晋祠 天龙山 摩崖石刻 佛教 净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