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一、陕西汉中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汉中历史概述
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历史中,汉中又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其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二、请问西乡县的历史有哪些?
西乡县古属梁州,东汉设城置县,曾为汉班超和张飞封地。位于汉中盆地东部,介于东径107o151—108o151与北纬32o321—33o141之间。县境东邻石泉、汉阴,南界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接城固南郑。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4.5公里,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海拔在371—2413米之间,山区丘陵面积占93.2%,平川占6.8%。全县辖25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0.48万户,40.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2万人,农业劳动力17.7万个,有汉、回、苗等13个民族。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4.4oC,年平均降水量923.5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青水秀,生态优异,素有“小江南”美誉。 我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茶叶基地县、高优高农业示范县、牧草综合开发示范县、瘦肉猪基地和烤烟生产基地县。全县有耕地47万亩,基中水田21万亩;林地266万亩,牧地68万亩,经济林20余万亩。年产粮食15万吨,西镇牛为全国良种黄牛之一。已建成投产茶园5万亩,年产绿茶1000吨,另外银杏、香菇、黑木耳、核桃、樱桃、板栗、生漆、蚕茧、龙须草等林特产品也有一定规模,还产杜仲、天麻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其中,牛肉干、松花蛋久负盛名,贡茶 新秀“午子仙毫”已获国内外十几项大奖,是陕西省名牌产品。 全县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矿种27种,50余处,其中瓦道子石膏矿储量4.7亿吨,为亚洲第一大矿;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总储量达10亿立方米,花岗石“西乡黑”畅销国内外,锰、硫铁、钒、钡钛磁铁、铅锌、砂金、石英、铝土、叶腊石、白云石等矿藏量也很可观。水能资源总储量为26.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5.7万千瓦,已完成全国第三批电气化县建设任务,王子岭、罗镇水电站基本完工,曲江洞水电站前期工作已经开始。另外,汉江库区水面近2亿平方米,午子山史称“汉南胜景”,城西鹿龄寺为伊斯兰教圣地,都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县城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4.8万,是陕西沟通川、渝、鄂的重要商品集散地。阳安铁路和210、316国道穿越县境,公路、电力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目标,程控电话覆盖全县。23个乡镇的政府所在地完成了集镇规划正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卫生设施基本齐全,是有识之士投资的理想之地。 我县受石泉水库建设影响,经济建设滞后近20年。1994年被国家定为贫困县。“八五”以来,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7亿元,工业总产值5.6亿元,农业总产值2.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96元,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目标。
三、诸葛亮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位置:位于陕西省南部
人口:372万
区划:下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等1区10县。
汉中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有国家级生态景区(点)7个、省级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