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样的地区最适合种植什么经济作物和盛产什么?
推荐文章
一、请问这样的地区最适合种植什么经济作物和盛产什么?
房县小花菇、五峰采花毛尖、三峡小杂粮
二、老子山的由来
老子山的由来 老子山是洪泽湖西南岸一座美丽的水乡名镇。这里本是大别山余脉,群山逶迤,淮河从其西侧流过。相传很早很早以前,老子山是座没有人烟的无名小山,山上长满了参天大树,遍地野花芳草。山的北侧,是一望无际的广阔洼地,洼地中分布着许多小湖泊,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破釜涧和白水塘。在破釜涧和白水塘周围,由于气候温和,土壤湿润,到处生长着茂盛的芦苇和莆草,每逢芦苇和莆草成熟季节,周边的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到这里收割芦苇和莆草,晒干以后运到山上堆存,于是,人们就将这里的诸山称之为“芦莆山”。 到了春秋末年,诸候纷争,天下大乱,瘟疫流行,百姓苦不堪言。原来在周朝王室当守藏史官的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深感周朝大势已去,复礼无望,于是弃官隐居,在民间讲学传道,医病救人。那时他外出已没有乘车坐辇之尊,只好骑着青牛到处浪迹,经常出现于陈蔡彭沛之地(今河南、皖北、苏北一带)。一个偶尔的机会,老子骑着青牛踏上了淮楚大地,来到了芦莆山下,一见此处山色清秀,淮水潺潺,旋生在此采药炼丹,普救民疾之意。于是停止了跋涉,白天上山采药为民治病,晚上就住在山洞里修身养性。老子在这里解救了无数人的病苦,最后功德圆满,杳然而去。 唐宋时期,这里已人烟稠密,列宅为市。由于当时道教盛行,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唐高宗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于武宗年会昌年间敕建老子庙。宋真宗时,老子又被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这样,老子就成了人们心目中无限崇尚的神圣仙人。为了永远怀念老子的功德,人们遂将芦莆山改称为老子山。后来人们发现:在北山有一岩洞,四壁如削,洞深丈许,内有石床、石几,便称为是老子住所,誉为“仙人洞”;在中山西侧淮河畔有一堵巨石,上有鼎脚之痕,四周石皆殷红,便以为老子曾在此砌炉炼丹,并把岩石都烧红,故称之为“炼丹台”;在南山南麓又有一块潜伏巨石,上有蹄形之穴,穴内常年积水,清澈见底,不溢不涸,汲而复生,寻则无泉脉相通,人皆称奇,便认为这是老子乘青牛西去函谷时留下的蹄痕,故称之为“青牛迹”。为此,“仙人洞夕照”、“炼丹台怀古”、“青牛迹闻莺”、“凤凰墩观淮”也就成了昔日老子山令人神往的四大景观。
三、大别山地理详情
简介
[编辑本段]
大别山,位于中国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交界处。东南西北走向。西接桐柏山,东为张八岭,三者合称淮阳山。长江、淮河的分水岭。长270千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位于湖北省英山县西北;白马尖(一称霍山),海拔1774米,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南。山地被断层分割成许多菱形断块,东南侧黄梅到桐城一带,山麓线挺直,山坡陡到50°以上,是明显的断层崖。山地南北侧修建了许多水库,有梅山、佛子岭、白莲河等水库。原来森林葱郁,但遭长期破坏,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水库淤塞严重。现存森林以马尾松、杉、栎为主。大别山区是中国茶叶主产区,其中皖西六安瓜片、豫南信阳毛尖、鄂东北的汉绿都是有名的品种,英山县茶叶年产量位居全国第四。板栗、油桐、油茶、乌桕、漆树等经济林木在低山丘陵区广布。
地理位置
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位于豫、鄂、皖 3省边境。 介于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
四、蕲州四宝是什么?
蕲竹、蕲艾、蕲龟、蕲蛇,世称“蕲春四宝”。
湖北省蕲春县(旧称蕲州府、蕲阳县)位于湖北东陲,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佳山秀水、灵秀所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不仅孕育了宏篇巨著《本草纲目》,还有蕲竹、蕲艾、蕲龟、蕲蛇,世称“蕲春四宝”。据史料记载,“四宝”源于西周,名于明代,用充方物,列为贡品,上国史,入方志,登专著。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佳品,皇宫贵族追索的贡品,博物和医药学家研究的珍品,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载述,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四宝文化。探研蕲春四宝的由来、渊源及现状,以了解李时珍对地方特有物种的研究和对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