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景区介绍 > 车牌上边那些字和字母还有数字都分别代表什么

车牌上边那些字和字母还有数字都分别代表什么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车牌上边那些字和字母还有数字都分别代表什么

目前使用的九二式机动车号牌由中文与英文字母的发牌机关代码与五位号码组成。比如“苏A-12345”,“苏”代表江苏省,A是南京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发牌代码,代表此车是由南京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发牌。后面五位数是序号。

原则上,五位序号会从00000(某些地区从00001开始,以下不特别说明)开始按数字顺序发牌直到99999,超过这个数字就采用英文字母为字首,从A0000开始排到A9999,再接着B0000到B9999,以此类推到Z9999。如果这24万个号码再满的话,接下来有两种方式接着编号,其一是把英文字母放在第二位,从0A000排列到0A999,再接着1A000到1A999,一次类推到9Z999。第二种是前两位都使用英文字母,从AA000到AA999,再到AB000-AB999,以此类推到AZ999后开始BA000-BA999、BB000-BB999,一路延伸到ZZ999,如果这样数字还满了的话,接着就采用英文字母放在第三位的了,如杭州市,从00A00排列到99Z99。再往下?英文放第四位、第五位了,不是开玩笑,广东有些地区的摩托车牌已经这么排了。

这是一般规律,但大多数地区并不按这种完全顺延的规则编号。这就出来个“号段”的概念,在五位号码中,每个首位数字或字母代表一个一万号的号段。中国的车牌原则上是每个地级行政区划占用一个发牌代码,但中国每个地级行政区划都分为不同的区县市之类,为在车牌上加以区别,便采取了不同号段的方式。另外,往往把0字头最小的1000以内或者2000以内的小号码预留给当地政府机关也是很多地方的惯例,广东的广州、深圳甚至把所有0字头的号码全预留给政府机关。另外,有用首字来区分公私车辆的,还有很多城市的出租车有特别的字首号段,最多的是用英文字母T,Taxi的第一个字母嘛,也有很多地区用8、9之类的,两湖先用X,后来号码资源不足了才加个T。

为说明以上问题,我们以杭州为例,“浙A”是杭州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发牌代码,在这个代码后,从首位为0开始的数字字段是市区的机动车号牌。1994年刚换牌时,对今天的机动车保有量是严重估计不足的,因此认为0-9字头分配给市区机动车完全足够了,当时还采取新上牌车辆采用60000以后的号码,旧车换新牌则从0字头排列开始的方式,那时候私人机动车也不多,还规定私家车上9字头的号码,也就是说只有10000个号码的容量,另外,杭州市区出租车分配了T字首。而下属的各县市呢,每个只分配了一个英文字首号段,也是一万个号码的容量。A字首为余杭市、B为临安市、C为富阳市、D为桐庐县、E为建德市、F为淳安县、G为萧山市。数年后,市区的数字字首号码倒还够,下辖部分县市开始号码资源紧张了,反正英文字母可以用的有24个,不够了再加,于是先给余杭加了个H字首,萧山加了个L,后来越加越多,到今天,余杭区(改区了)已经拥有A、H、J、Q、S、U六个字首,临安市是B、N、R,富阳市是C、K、W,桐庐县是D、Y,建德市是E、X,淳安县差点,还是只有一个F字首,萧山区是G、L、M、P、V。还剩下W、Z给字首少的县预留着。没几年,杭州市区的号码资源又不够了,那个什么9字头私家车的规则也早取消,公私混编了。但英文字母都分配或者预留给下辖县市了,市区只好再继续数字字头,不过第二位是英文字母,就是浙A-0A001排列到浙A-0Z999了,这几年杭州市区的机动车增长实在太快了,三年时间,这样的号码也排完了,于是杭州市去年第一个在全国启用了英文字母放在第三位的汽车号牌,现正发放中。而下辖区县市,发达点的连首位英文字母的号码都已经用完,就在保持首位号码还是原来分配的那几个英文字母的前提下,开始排列前两位是英文字母的号码,如萧山就开始有GA123、LV456、MM520之类的号码了。

大型民用车(19座或2吨以上的):黄底黑字;

小型民用车(当然是以下的了):蓝底白字;

武警专用车:白底红“WJ”、黑字;

其它外籍车:黑底白字;

使、领馆外籍汽车:黑底白字及空心“使”字标志;

试车牌照:白底红字,数字前有“试”字标志;

临时牌照:白底红字,数字前有“临时”二字;

汽车 补用牌照:白底黑字。

二、杭州到桐庐怎么坐车?

杭州到桐庐坐车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是到黄龙体育中心,买票上车,票价18元,相当于以前的普客,走杨公堤、虎跑路,六和塔。。。。到桐庐的时间大约100分钟;第二是在汽车南站,票价以前是35元,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涨价,到杭州南上高速的,算是快客,时间基本上是90分钟;第三种是到汽车西站,票价以前是30元,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涨价,到留下上高速,也是快客,时间基本上是70分钟,不过不论哪一种方法坐车,具体需要多少时间要看路况的。

三、《与朱元思书》的重点字词的翻译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课文注释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一作《与朱元思书》。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 (2)俱:全,都。 (3)净:消散,散尽。 (4)共色:同样的颜色。共,相同。 (5)从流飘荡:(小船)随着江流漂浮荡漾。从,顺,随。 (6) 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名词活用作动词。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注: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至:到。许:表约数。 (8)独绝:独一无二。独:独特。 绝:到了极点。 (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13)急湍:湍急的水流。 (14)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马。 (17)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 (18)负势竞上:凭借(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miǎo):比高远。轩,高。邈,远。这里作动词用。 (20)直指:笔直地向上。指:向。 (21)千百成峰:形成无数的山峰。 (22)激:冲击。 (23)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4)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 (25)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婉转地叫。 (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28)鸢(yuān)飞戾(lì)天:意思是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鸢,古书上说是鸱(chī)一类的鸟。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形状与鹰略同。戾,至。 (29)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0)经纶世务者:处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窥:看 。 (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好像。 (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 (35)日:太阳,阳光。 见:看见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桐庐到富阳(可能是作者笔误,桐庐在上游,富阳在下游)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