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在哪(句容太平洋酒店几星级)
京口在哪
京口就是现在的镇江,这里是古代学子进京赶考渡过长江的地方,故得名. “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春秋时镇江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建镇江府(1113年),始称镇江,历经宋、元、明、清。辛亥革命后称丹徒县,1928年改为镇江县。1929年至1949年2月为江苏省政府所在地(其中1937年至1945年镇江沦陷期间,省政府迁往苏北)。 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后,划城区和近郊为镇江市,划四乡为丹徒县,均隶属苏南行政区镇江专署。1953年,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建江苏省后,设镇江专员公署,辖镇江市和10个县;镇江为县级市和专署所在地(其中1958年9月~1959年9月,专署迁至常州,改称常州专员公署)。1983年3月,镇江市改为省辖市,辖4县2区。1987年、1994年、1995年,所辖丹阳、扬中、句容先后撤县设市。现镇江市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和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
朱元璋的父亲叫什么??
朱重八的父亲,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在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这样记载的: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其地就在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按照记载,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了三个男孩。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叫朱百六。朱百六就是朱元璋的高祖,即四世祖。其后,高祖朱百六娶胡氏,生有二子,长子朱四五,老二朱四九。这个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再往后,曾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子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共四人。这个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到朱初一这一辈,他娶了王氏,生子二人,名字分别为五一、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明太祖原名叫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投附郭子兴后由郭子兴取的。朱重八的父亲,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清朝人俞樾在他的《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于《元史》无征,冉证以明高皇(朱元璋)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他又举当时绍兴乡间为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命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据俞樾钩沉,明朝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大将汤和的曾祖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等等,皆为佐证。